时间:2025-05-24作者:admin浏览: 次
5月21日,昆明市2025年职教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第八届“助学?筑梦?铸人”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在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举行。
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,晋宁区教育体育局承办,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昆明日报社、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协办,旨在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,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,确保各学段资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,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实效。昆明市的资助育人工作有哪些新变化呢?一起去了解~
目前,昆明市学生资助工作正由“保障型资助”向“发展型资助”延伸,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、学校和企业为补的“三位一体”的资助格局,持续为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,受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。
数据显示2024年下达学生资助资金6.3亿元,惠及53.18万人次;有74名学生获得中等职业学校省政府奖学金,奖励资金29.6万元;有51名学生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,奖励资金30.60万元;有21648名在校大学生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,发放贷款30161.54万元;扶持53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,发放贷款1125万元,带动185名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。
昆明市在写好民生答卷的过程中,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资助中获得前行的底气与动力。
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、总督学王竞元介绍,当前昆明市各学段资助政策全面有效落实,“惠民生、暖民心”的保障底线兜得更牢;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加速推进,“精准化、数字化”管理水平显著提升;资助育人统筹推进,“助学筑梦铸人”主题活动形式多样,“多维度、精细化”的育人模式不断完善。
2024年,云南中烟有限责任公司捐资220万元,其中红云红河集团捐赠120万元,设立了普通高中励志奖学金,惠及100名学生;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捐赠奖学金50万元,在昆明市第一中学和昆明市第十中学设立“长电阳光班”;昆明市烟草公司捐赠495万元,支持昆明市教育体育事业。
晋宁区委副书记,区委政法委书记、区委教育体育工委书记马龙在致辞中表示,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,助学是扶起梦想的桥梁,捐资助学是爱心、温暖人心、凝聚信心的民心工程。
近3年来,晋宁区支出资助资金2437万元,惠及学生4.1万人次。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范围不断扩大,捐献助学资金289万元,惠及学生1万余人次。
活动现场,宣布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获奖名单,普通高中励志奖学金及昆明市“长电阳光班”优秀获奖名单等。
名单的背后是昆明市持续推进精准资助,不断加强学生资助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,不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。在这里,资助不是简单的数字,而是用制度温度托举起每个梦想。
昆明学院人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冯文庆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。他始终铭记,是国家的资助政策,让自己有机会“筑梦”;而如今,自己也要成为“铸人”的接力者,继续秉持昆院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、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、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、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,坚守初心,勇担使命,砥砺前行。
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之一,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方瑜浛宇说:“荣誉背后,是学校为我们搭建的筑梦之门。曾经我是助学政策的受益者,如今我要成为筑梦路上的点灯人。”
昆明市第一中学学生王梦茵是长电阳光班项目受益者之一。她认为,个人决定支点的位置与力度,而平台便提供了那根借力的杠杆。机遇,永远属于志存高远的“敢想家”与时刻准备的“磨剑者”。
让“物质帮助、道德浸润、能力拓展、精神激励”全维度育人浸润资助工作全过程,从中也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。
昆明市第一中学教师张晓亚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资助育人故事,他想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说:“你们并不孤单,党和政府、学校和社会都在关心着你们。希望你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努力拼搏,用知识改变命运,用行动回报社会。”
活动现场,晋宁区昆阳一小学生表演了舞蹈《粒粒皆辛》,昆明师专附小云铃合唱团带来了合唱《家园幻想曲》。
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的群舞《高原欢歌》,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合唱《世界赠予我的》等节目表演精彩纷呈。
此外,结合今年职教活动周的主题“一技在手,一生无忧”,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将大力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,推动形成人才辈出、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。(记者 蔡晓磊 王俊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