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8-23作者:admin浏览: 次
最近,我观看了一档采访节目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节目中的受访者是资深演员王劲松。
当被问及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饰演杨金水的体验时,王劲松毫不犹豫地表示,刘和平老师编写的剧本真的是“一个字也动不得”。他的这番话真诚至极,我不禁为之动容。
说到历史剧的编剧,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非刘和平老师莫属。要是有人对此有异议,恐怕也难找到更具说服力的反例吧?像《雍正王朝》虽然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,但在刘和平的精心打磨下,剧集在情节张力与人物塑造上都有了质的飞跃,远超原著。而《大明王朝1566》这部开创了中国剧集“高分时代”的作品,和其后诞生的《北平无战事》等,都是刘和平老师亲自操刀的原创剧本。
他无疑是“国宝级编剧”,这个评价一点也不夸张。只可惜,刘老师所执导的《北斗南箕之歌》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,让无数影迷在焦急等待中几近失望。不过,大家不用悲伤,或许可以把目光投向另一部即将到来的历史剧——《风禾尽起张居正》。
这部剧改编自熊召政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,许多人或许会想到十五年前的那部唐国强主演的《万历首辅张居正》。确实,虽然两部剧改编自同一本小说,但唐国强版的剧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,而如今的新版本恰恰弥补了那个版本的不足,因此尤为值得期待。
张居正这一历史人物,是非颇多,但他身上最耀眼的标签便是——改革。关于他的出生,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。传闻他的曾祖父曾做过一个梦,梦见一轮圆月落入水中,照亮四周,随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起。曾祖父认为这白龟象征着未来的张居正,于是给他取名“白圭”,期许他能光宗耀祖。
张居正少年时就以聪慧著称,在荆州一带声名远扬。嘉靖十五年,他年仅十二岁便参加了童试,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荆州知府李士翱的青睐。李士翱不仅鼓励他树立远大志向,还特意为他改名为“居正”。之后,张居正进入了庶吉士的行列,在内阁大臣徐阶的指导下,他逐步涉足了国家政治,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学识,为将来走上朝堂奠定了基础。
二十五岁时,张居正通过《论时政疏》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,但这一主张并未得到嘉靖和严嵩的重视。这次遭遇让张居正深刻意识到,若要改变腐败的现状,就必须掌握朝堂实权。直到徐阶致仕和高拱倒台后,张居正终于如愿以偿,掌握了大权,开启了举世闻名的“万历新政”,史称“张居正改革”。
张居正的改革触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多个领域。从长远来看,他的改革无疑是继商鞅、秦始皇、隋唐大变革之后,影响深远、成效显著的变革之一。张居正的改革不仅有效稳定了北疆局势,缓解了国内的阶级和民族矛盾,还延长了明朝的国祚。更重要的是,他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困扰朝廷的财政危机,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。
然而,尽管张居正的改革获得了一定成功,但他并未能彻底解决明朝财税制度的根本问题。而且,张居正本人的人品与行为也一直争议不断。身为严嵩当权时的“清流”代表,张居正被视为道德楷模,但实际上,他的奢侈、排场和专权也成为了他备受非议的因素。
总的来说,张居正的当国,实为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。他不仅权力独揽,也成为了明神宗的对立面,直接影响了当时政权的运作。虽然他一度为国家效力,但也因集权过度,导致与皇帝的关系日益紧张。最终,张居正在死后被抄家,直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才恢复了名誉。
那么,究竟谁能扮演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呢?唐国强版的《万历首辅张居正》已经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,但如今的新版,由胡歌担任主演,显然是另一番风味。胡歌的古装扮相一向备受赞誉,尤其是在《琅琊榜》中饰演梅长苏的表现,令许多人记忆犹新。而且,《风禾尽起张居正》从隆庆年间开始,恰好是张居正四十多岁时的故事,这也是胡歌的真实年纪,无需做过多的年龄装扮。
作为一部历史剧,除了主演的光彩照人,资深演员的加盟也是必不可少的。陈道明,这位深耕历史题材的老戏骨,必将为剧集增添不少份量。尽管有人调侃他几乎演尽了历史上的帝王,但无论是《围城》中的方鸿渐,还是他饰演的刘邦、陆焉识,陈道明无疑是一位极具表现力的演员。更令人期待的是,陈道明不仅是本剧的监制,还是主演之一。
除了胡歌和陈道明,冯远征、周雨彤等演员的加盟,更让这部剧集的阵容格外强大,令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成片。
这部《风禾尽起张居正》无疑将成为又一部值得期待的历史巨制,不仅是对张居正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挖掘,也将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。